Thursday 13 October 2016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英国壁虎剧团(Gecko)联合呈现的舞台剧《惊梦》(The Dreamer)目前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也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整个2016莎翁演出季拉开了帷幕。《惊梦》项目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支持,是其今年在全球举办的“永恒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Lives)纪念活动在中国的项目之一,以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今年恰逢也是中国戏曲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该剧灵感源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由著名编剧喻荣军担任戏剧构作,以找到其中有关爱和梦的共同主题;同时,还有英国壁虎剧团的两位主创里奇•鲁斯克(Rich Rusk)与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分别作为本剧的导演及形体导演,他们和上话一起完成一个个融汇了浸透情绪的肢体语言,直刺脊梁的音乐图景,以及浓墨重彩的视觉叙事于一体的缤纷梦境。

这台汇聚了上话众多青年优秀演员,如杨子奕、刘鹏、吴静为领衔主演;杨景然、王维帅、陈山、严雯、赵云龙、周子单也分别在剧中分饰多角,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此外,还有乐手倪培雯现场伴奏。

 

一场由潜意识来推动的创作

今年是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戏曲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作为同时代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直至今日依然影响广泛。在题材上,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也有一些作品很相似,不论是《仲夏夜之梦》,还是“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都是世界剧坛的巅峰之作,但是这两部有影响力的剧作,从内容到形式又都存在着本质区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英国壁虎剧团呈现的这场“惊梦”,正是受这两位伟人的“梦境”有关的戏剧作品的启发,打破种种边界: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真实与梦境。这也是“永恒的莎士比亚”活动在中国的热色项目。

《惊梦》剧组正式建组于今年七月,英国壁虎剧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他们前期在英国搭建的基本剧情框架。与壁虎剧团以往的作品如《迷失》《外套》一样,《惊梦》的故事也是极其地富于想象:海伦娜终于找到了她梦中的男人,但当其发现自己无法留住他时,她深深坠入了一场由无数离奇的幻象、骇人的梦魇和绚烂的回忆交织而成的风暴之中。在她置身的世界里,真爱难以光顾。来自父母与朋友的压力也让海伦娜陷入了无限焦虑。当她终于寻觅到那个人时,却发现这只是个陷阱:原来他仅仅存在于自己的梦境之中……

而至于这些“离奇的幻象”、“骇人的梦魇”以及“绚烂的回忆”最终都将如何在舞台上一一呈现,这个悬念只有留待《惊梦》整个剧组主创团队在经过不断地尝试、磨砺与挑战中找到最缤纷五彩的“梦境”。

壁虎剧团的艺术总监阿米特•拉哈夫(Amit Lahav)说过,壁虎是一个“相信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剧团。在排练的第一周剧组成员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诉说、倾听、分享自己与他人的梦境:有些梦与现实高度重合,比如在梦里不断擦拭水壶上的水垢(而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动作也将在现实生活中持续),醒来后又倍感空茫;有些梦离奇荒诞,比如骑着自己的宠物狗飞向月球,明明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却还是享受其中;还有些梦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被压抑的念想与渴望,比如梦见已逝的亲友,亦或是触碰到远方的恋人,他们梦中的场景是如此真实,仿佛此时此刻就在眼前发生。在梦里,大脑常以一种神秘的逻辑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真实素材剪辑在一起。可以说,梦境就是一场由潜意识来推动的创作。

一个充满隐喻、诗意以及想象的梦幻世界

在获得了梦境与现实的具体联系之后,剧组又通过集体即兴创作的方式,从分析文本到搭建场景,再到寻找人物,故事一步步趋向丰满:海伦娜所置身的现实慢慢开始发生变形,而梦境却愈发清晰,现实与梦境的边界已不复存在。她时而置身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被卷入仙王与仙后的两性战争,纠缠与恋人们的爱情游戏;时而闯入汤显祖的《牡丹亭》,让自己孤独的身影与古典戏曲中的女主角重叠;时而又被抛回现实当中,却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该何去何从。在这场光怪陆离的“惊梦”里,一切都被推向了极致,而这一切极致所拥有的隐喻、潜能却都指向莎士比亚、汤显祖和现代都市里那些男男女女的各色梦境中所共有的永恒主题:爱情、孤独、憧憬、恐惧。

在《惊梦》中,壁虎延续了其作品的一贯风格,所有能想象到的元素都将被用作叙事的手段——灯光、音效、布景、道具、服装与演员的身体;在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开始失去平衡,戏剧性逐一涌现:悬浮的床、分裂的地板、卧室里的溪流、酒吧里的风暴……梦里与他兵戎相见,梦里和她抵死缠绵,被现实压抑的欲望和潜意识都将在舞台上被具象化。在《惊梦》所编织的梦境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本剧戏剧构作喻荣军觉得,壁虎剧团是一个以全戏剧为工作方法的剧团,他们的创作方式是集体创作:总是为围绕一个主题,然后发散开进行创作。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剧作作为我们的素材与来源,这就给我们一个去全新创作的机会,很有意思,所以这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刻意生硬地去比较。

而壁虎剧团讲述故事的方式,又是高度肢体化,富有视觉性及诗意的。导演里奇•鲁斯克(Rich Rusk)说,在《惊梦》中,影子有了生命,场景也会随之移动起来,表演者的性格瞬间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我们正在梦境中体验的事情,以及在梦中显现的复杂问题,都将是这出当代戏剧的核心。希望这一次我们探讨的主题,同样具有普遍性,进而把剧外感同身受的观众联结在一起。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面对在创作《惊梦》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形体导演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说,壁虎剧团的工作方式,总是从零开始,通常一部壁虎剧团的作品,要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去完成。而这一次创作《惊梦》的时间则更短,这就势必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此次英国壁虎剧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合作中,壁虎剧团带上了他们以往对于剧作的研究和创作的热情,完全公开并分享壁虎剧团的世界、结构以及训练方法,然后去看我们在一起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作品,期间这个过程将会非常激动人心,因为我们工作的方法就是表演者、技术团队、设计团队,以及全剧组所有人一起工作,一起创作出一个充满隐喻、诗意以及想象的梦幻世界。

【剧情梗概】

海伦娜终于找到了她梦中的男人,但当发现自己无法留住他时,她深深坠入了一场由无数离奇的幻象、骇人的梦魇和绚烂的回忆交织而成风暴中。

她置身的世界里,真爱难以光顾。来自父母与朋友的压力也海伦娜陷入焦虑。当她终于寻觅到那个人时却发现这是个陷阱:他只存在于她的梦境中……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现实与幻想的边界总是模糊的,而在壁虎剧团的这部全新作品里,边界将彻底消失。《惊梦》融汇了浸透情绪的肢体语言, 直刺脊梁的音乐图景,以及浓墨重彩的视觉叙事。【导演的话】

【导演的话】

《惊梦》是由我们与一群演员在排练厅里通过集体即兴创作、形体编排以及一系列技术元素的配合编排出来的原创戏。我们的英国团队和中国团队密切合作,以求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两部经典爱情戏剧。

为了通过动作、音乐、灯光和文本,给这部戏的每一个瞬间都找到最生动、最振奋人心的语言,我们整个团队都在紧张地工作着; 每一个瞬间的发现都是在排练厅里共同完成的。壁虎以诗歌、隐喻及视觉构建为手段,观众能够以自身的独特经验去参与、去解读。

由于受到了两部经典文本——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与汤显祖的《牡丹亭》的启发,壁虎这次不会以语汇去叙事,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独有却又大众的舞台语言。

我们邀请观众将《惊梦》当做一部全新的作品来欣赏。我们将会讲述海伦娜的故事,一位30多岁、在爱情中从来不走运的女性。看着朋友们一个个都获得了婚姻、组建了家庭,她恐惧被“剩下”。她对于伴侣的渴望之情并没有帮助她在爱情之路上一帆风顺,我们会加入她去寻求一位自己也许永远无法拥有的男人......

海伦娜是个梦想家,随着她的爱情之梦愈发绝望,她的梦境也随之变得愈发鲜明清晰,清醒着的现实和梦境的场景开始交融、失去界线。

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这些极具天赋的演员一起工作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加上前期的准备工作,《惊梦》已经构思筹划了一年时间,壁虎剧团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享受着这次合作所带来的惊喜与挑战。我可以大胆地说,这段经历是我至今参与过的最丰富、最有野心、最有创造力的戏剧工作。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2016.10.07-10.23,19:30 (周一休息,周日仅下午场14:00)全剧时长75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地点: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

演出票价:80,180,280,380 (10月11号全场80元公益场)

票务咨询:64730123、64734567

Notes to Editor

关于壁虎剧团

成立于2001年,壁虎是一个多次获奖且在国际上备受赞誉的肢体剧团,其艺术总监是Amit Lahav.

壁虎的作品是视觉的,本能的,野心勃勃的,以求启发、感动与娱乐他人。壁虎力求其作品能有广泛解读,并将观众至于叙事中心。自2001年以来剧团已经创作了六部广受称赞且在英国国内与国际上多次巡演的作品:《泰勒的傀儡们》《人类》《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外套》《迷失》与《精神病院》,作品涉及不同年龄、国籍与形式。除舞台外,壁虎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向观众开放他们的创作过程,比如网络、工作坊或与观众一对一的联系。


关于“永恒的莎士比亚”

“永恒的莎士比亚”是2016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而举办的全球性纪念活动。此项活动通过分享莎翁的作品,旨在促进文化、教育和经济领域的交流。

此项活动邀请全世界人们,直接通过舞台表演、电影播放、展览、校园活动和独特的线上活动,来体验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GREAT 英国推广活动”将与众多英国剧院、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家共同合作,为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学校以及各个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者,推出莎士比亚的作品的全新演绎,包括戏剧、电影改编、公共阅读和各种教育资源。

About the British Council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是英国提供教育机会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机构。我们为英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全球性的机会,并促进英国与全世界人们的融合与信任。

我们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拥有8000多名员工,包括2000名教师,每年与数以万计的专业人士、决策者和数百万年轻人共同合作,工作涉及艺术、英语、教育和社会发展领域。

我们是英国皇家特许的非营利机构。我们去年的运营经费为8.64亿英镑,其中20%来自政府拨款,其余经费来源于我们在全球与公营以及私营机构合作,提供教育和国际发展项目的服务。我们所有的工作皆出于慈善的愿景,致力于英国乃至全球的繁荣和安全。

在北京我们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开展工作,在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我们作为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开展工作,我们在中国的考试服务以全外资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