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社会创新研究中心副总监 胡昕
来源:《中英社会企业及社会投资案例》特刊
案例简介: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110个人里就会有一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发育疾病,表现为社会功能缺失、沟通障碍和局限刻板的行为与兴趣,这些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不理会外面的世界,不依恋人际关系,反应过激或过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固定仪式。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简称“星星雨”)作为中国第一家专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务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也是由一位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发起。“星星雨”的命名由来一是美国电影《雨人》,二是台湾人把患孤独症的孩子昵称为“星星的孩子”。在最初,星星雨的工作包括三方面:对儿童的治疗和教育,对家长的培训,以及向社会宣传以使人们了解并接受孤独症和其他残疾人。
成立21年来,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包括公众对孤独症的认识从完全不了解到具备一定认知,政策的逐步支持,以及融合教育概念的推广等,星星雨的使命也从为孤独症家庭及儿童提供服务和支援,到开始为同类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并进一步为政府机构,地方康复中心的教师提供专业支持,最终到对社会公众的倡导。
作为一家步入成熟发展期的社会企业,星星雨并没有通过简单的追求服务人群数量扩大来规模化发展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点和国内外服务类社会企业有较大差异。星星雨的执行主任孙忠凯说“我们不要把规模做大,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讲,星星雨完全做成成功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有更多的利润都没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至少从创办人到我现在,我们从这个使命上明确需要推动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议题并采取行动,而不是星星雨自己越做越大。”
欢迎点击页面下方链接下载阅读该案例全文。